易行道为何多人不受益?

今天晚上我们来学习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因为这个文章也是我无意中看到的,看到以后我觉得这个文章处处都是金子,后来我就建了一个群,把这个文章分享给大家,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文章的内容。

为什么要学习这篇文章呢?其实这个文章重点就讲了我们净土法门是一个易行道,但是为什么这么易行道反而在我们很多人身上不受益?不受益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受益就是因为没有信仰。

那么这个信仰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信仰是通过我们去实践,你对这个教法有了体验,就会有信仰;不实践的话,就没有体验,也就没有信仰。不实践的话,虽然你也学净土念佛法门,但是你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是信解的路。

信解的路其实是我们以前比较习惯的,因为我们受过世俗教育,世俗教育都是告诉你,要学完理解了之后,才知道要做什么、理解它干什么。但是我们把学世间法的方法拿来学佛,最开始对于净土这种唯佛与佛才能究竟的不可思议法门,也采取信解的方法。

所以只有慈师在果觉因心的教法里,提出了 “实践” 这个词,实践是我们建立信仰的关键。因为没有实践,我们以前所学的净土法门,都是走信解的路,或者说是走可思议的路子。

比如说,我们最开始认为不能往生,后来可能遇到善知识,或者学过净宗法师讲解的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就觉得这样可以往生了。虽然说也能平生业成、现身不退,但我们还是觉得这是临终往生,或者认为自己能往生,其他人不能往生。

所以说这种思路,还是比较可思议的,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受了多年教育后自然形成的习惯。我们觉得人都要死,死了以后去极乐世界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人是一个个地死,这个人死了去极乐世界,那个人死后在六道轮回,这也很正常。

所以我们就会把这种不可思议的教法,处理成我们可以思议的凡夫信解之路,在这条路上会有一些障碍,这些障碍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搞不清楚的情况。

比如说有些师兄学习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时没有学明白,再学果地觉,就发现里面好像有很多矛盾,其实矛盾就是因为采取了信解的方法。

那么怎么才能受益、怎么建立信仰呢?就是要从实践入手,整个文章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分析了为什么净土法门本该容易,很多人学来学去却觉得难,或者很多念佛的人虽然知道是易行道,却还是认为不能往生,或者觉得能往生但要等到临终,现世无法受益。

这个根源其实就是慈师说的 “没有信仰”,这句话让大家很不理解,觉得自己学佛多年怎么会没有信仰?但事实就是如此,不实践就没有信仰,不实践的话,永远是站在信解的角度去理解,实践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净土,而不是阿弥陀佛的净土。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遇到重大违缘,你还会自我感觉良好,一旦遇到重大违缘,就会跌得很惨。这篇文章针对我们当下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可以慢慢看,我抄了一些内容发到群里,先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净土法门易行道反而变成了难行道?

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仰问题,我们的自觉和自受用不够精准,存在问题。而自受用从哪里来呢?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有自受用。就像苹果,不吃就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就没有对苹果的自受用;对教法也是一样,不实践就永远走在信解的路上,信解的路子只是了解苹果怎么摘、好不好看,不去吃就永远不知道味道。

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信仰建立的过程有问题,把本该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变成了难行道,因为信解会让人进入佛法的浩瀚大海,这种思路一定会自相矛盾,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矛盾,遇到重大违缘时还会跌得很惨。

再看第二个问题,其实你们每次提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比如 “我的老公怎么样”“我的夫人怎么样”“我又遇到什么事了”,这时候就觉得烦恼来了,很多人会说处理不了,或者觉得果地觉没用,其实本质上是你早就忘记了法,根本没有法的概念,只有现象、烦恼的概念,只在意谁制造了麻烦、谁减损了利益、谁影响了名誉,谈来谈去都是这些东西。

这些都是现象,缘生缘灭,没有实质,但我们却被这些现象牵着走,产生相应的作用力,进而生出苦受,爱恨情仇都在这里产生,最终迷失在现象里,这就是轮回的模式。

那你学的法去哪里了呢?这里就谈到了实践,法则是让你去实践的,不实践的话,哪怕学了果地觉,还是走信解的路。所以很多人学了多年净土,还是觉得法门不受用,觉得果地觉很难,其实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思路,要去实践法门,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学习层面,遇到事情就用不上法,越来越没信心。

因为处理不了当下的烦恼,就觉得法没用,或者干脆觉得临终往生就好,认为有烦恼是正常的,凡夫都有烦恼,这样自我安慰,结果就一直受业相的折磨,没有体会到果觉因心的精华 —— 现下即下佛法现成。

这个障碍是我们自己设置的,运用法则的话,障碍就不再是障碍;之所以成为障碍,是因为被现象牵引,没有实践法则,随业流转,产生苦的感受。就像玻璃,看上去透明,一撞上去才知道是障碍,这就是在意识法界里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阻碍。

怎么破这个障碍呢?在障碍来的时候实践教法,从破相入手。我们常说的破相,就是破除对现象的执着,现象就是当下发生的事情,比如和老公、儿子起冲突,不使用法则的话,当下的作用力会让你觉得很苦,这就是障碍;使用法则的话,就能看到事情缘生缘灭,没有实质,这时念佛就能驱散乱七八糟的想法。

我们所谓的障碍,其实就是一堆杂乱的想法在持续,持 “一切契如无量光寿”,就是在运用教法,这也可以叫九界同归,也可以叫往生。用这种方法实践,就会有自受用,刚开始可能容易被现象带跑,没关系,觉悟可能需要一个小时、第二天,因为圆满三世为一念,不管跑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归。

练习得越多,被业障蒙蔽的时间就越短,从第二天觉悟到一小时觉悟,再到当下觉悟。核心就是在有障碍的地方实践教法,就能变得无著无碍。

其实这个现象就是因果,因果是现象的相续,会产生因果作用。因果有两重,一种是九法界的因果,一念无明之后,产生三细、六粗,由此形成九法界,与诸佛的一真法界隔离开来。

九法界是根据对现象执着的轻重,也就是我法二执的染着程度划分的,这里的现象是因果相续的,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力,就像生活中报恩、抱怨、讨债、还债的力量,而且这种作用力的特点是,当下的念头相续,会为下一世谱写因果剧本,让轮回永远无法停止。

但我们实践教法时,阿弥陀佛成就了极乐世界、名号和报德,使用阿弥陀佛法的功德,就有了回归的地方,被现象迷失后,念佛能回归到不动的本质之地,也就是回到清净平等觉的本质处。

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借助阿弥陀佛的报德,顺着这个报德,就能回到清净圆满的本质处,在这里用法则处理遇到的现象,不管是当下、一小时后还是第二天,处理之后就不会形成积累,避免识心积累产生更多问题。

佛的三身功德 —— 法身、报身、应化身,称为如来法力,这个法力有个特点:在佛不增,在凡夫不减,在九法界也不损减,只是被蒙蔽了。我们本来和如来一样拥有如来法力,只是被妄想、分别、执着蒙蔽,无法发挥作用。

阿弥陀佛用他的功德,为我们开启了与佛无二无别的自性宝藏,打开这个宝藏,如来法力就会现行起作用,破一切相,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就是果觉因心的殊胜之处。

没有阿弥陀佛的功德,只能用圣道门的方式,非常辛苦;有了这个报德,就能直接回归如来法力,让它发挥作用,破一切相,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净土法门一定要有自觉的成分,实践不够精确就会出现障碍。有障碍的时候,不要自己还没弄懂,就急于把法告诉别人,觉得法门好,看到别人痛苦就主动分享,结果别人提问时,比如 “即得往生能飞吗?有神通吗?黄金为地在哪里?”,就会被问住,没有自受用的话,容易被问题打击,丧失信心。

所以没有很好的自觉、没有实践教法时,应该老老实实地把法则搞清楚、实践清楚,不要急于传播教法。

还有一点很重要,果觉因心处理的是无明,不是处理个人问题,而是处理整个法界的问题,以法界的如来法力处理法界的所有障碍。

以前我们以为只是处理自己的烦恼,其实不是,有人会疑惑:“我实践教法后,俄乌战争还在打,怎么能说处理了整个法界的障碍呢?” 这是对 “法由心生” 的理解不到位,整个法界都是心所创造的,看到的一切现象,包括俄乌战争、巴以冲突,都是心所生。

我们实践教法,不是看现象是否消失,而是看念头的相续。人生轨迹是一念一念相续的,所有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九界同归就是让当下的念头从九界的业归于佛法界、一真法界,这就是对整个法界的处理,现象只是幻象,没有实质。

运用 “唯佛是念” 的法则,持 “一切契如无量光寿”,这里的 “一切” 就是整个法界,包括俄乌战争在内的所有事物都能被处理,果地觉就是这样省事,不用在现象上费力弘扬佛法、度化他人,持这个法则就能都摄一切归无量光寿,解决所有问题。

有现缘的话,别人问起可以分享法则;没有现缘,忆佛念佛就处理了法界所有的业,包括自己的业和九法界的业,非常神奇,南无阿弥陀佛。

再看下面,“若一人、若二人、若三人”,谈论得多,生活中用心的时间少,关键原因是对自觉的关注不够,对信仰不在意,更在意利害关系、环境条件、身体状况,信仰只是一种谈说,大家都这么说,但反观自己,处处被现象、烦恼、身障制约。

平时谈论的都是自己的感受、体会、故事,很少赞叹佛功德,聚会交流时说的都是自己的因缘、利害关系,都是在谈论九法界的业。

其实共修时,应该交流法则、佛的功德、佛法的愿力,或者交流如何实践法则,这样才有效,把这些供养出来,自己受用,别人也能受用;不谈论法则,就只会谈论自己的故事和九界的业,这也是很多人共修效果不好的原因。

现在信仰薄弱,是因为实践法则少,没有真正的信仰,烦恼、业障、违缘一来,就否定一切,觉得学佛没用,这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只谈论现象,被现象迷失,没有在有障碍的地方实践法则。

《阿弥陀经》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都讲,唯佛与佛于此作证,声闻、缘觉、九法界众生在细节上不能作证,这是难信之法,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十方众生的信解力都无法涉足,所以举心动念间就容易出问题,产生障碍和疑虑,实践不下去,很难说自己有弥陀信仰。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干脆等着临终往生,不管怎样都愿意往生,觉得六道凶险,极乐世界是唯一的方向,这一生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就好,这还是可思议的想法。

以前学的相似净土体系会告诉你,阿弥陀佛愿力存在,一定能往生,但现世的痛苦烦恼很难解决,只能期望临终时阿弥陀佛一次性解决所有烦恼,这不属于不可思议的范围。

不可思议的范围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用教法去实践,果觉因心与其他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有实践环节,这是教法的核心,没有这个环节,学的教法和以前没区别,还是走信解的路,这就是不受用的原因。

这里讲到三辈九品,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既没有得到即得往生,实践三辈九品又觉得很难,因为出家修行是难行道,结果就两头落空,很多人因此退转,没有得到不退转的保证,实践三辈九品又太难,就改修其他法门了。

还有我们平时用一念法,也有误区,只是口头把文字念一遍,变成口头禅、口号,不实践的话,就是走过场,心地没有改变,一念法成了口诀、口头禅。

真正要用好一念法,必须在心地里运用、实践,只是念多少遍,把它当成功课,当然不会受用。所以在内心发愿守护的过程,是自知、自觉的过程,一定要把这个当作首要任务,不要急着去度众生。

前面也讨论过,急着做各种事,容易被别人的问题难倒,浪费时间,度别人的时候,可能给了很多资料,却回答不了对方的问题,自己也失去信心,所以没有自受用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传法,慈师说 “不要去拉人”,就是这个意思。

有疑惑是很正常的,除疑的最好方法是实践,不是把问题搞明白,有些人一定要搞懂问题才安心,其实安心不是这样得来的。

这个时代,因为以前没有果觉因心的教法,没有实践环节,大家对净土的自受用、自觉体验非常缺乏,最多觉得临终时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于阿弥陀佛,让他来接自己,这样果地觉就不圆满了。

我以前也有这种体会,觉得往生没问题,但阿弥陀佛的愿力不能解决活着时的烦恼,很遗憾。如果没有这样的传承、教授,没有善知识,没有慈法法师,就得不到这样的认知,只能走临终往生的路,或者痛苦地活着,非常难受。

我们群里以前有个师兄就是这样,经常发一堆抱怨,说阿弥陀佛没用,甚至恨阿弥陀佛,这样的心不生光明,没有喜悦,经常怨恨、迷失,迷失于自己、迷失于现象。

一定要知道,这都是自作自受,因果不是别人造成的,因为你是法界的创造者,现在的果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不能自觉,就会觉得是别人伤害了你,把怨恨推给别人,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法界是自己造的,因果是自己造的,为什么要怪别人呢?

所以说,学佛就是圆满地运用这个法则,在一切现象中无碍无染,在一切有障碍的地方行持这个法则,就会变成无著无碍。好,我就分享到这里。和豆包继续聊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5599341,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