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愿的传承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本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偈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无量寿经》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天亲菩萨本愿取意文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昙鸾大师本愿取意文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道绰大师本愿取意文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

1.《观经疏玄义分》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3.《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4.《观经疏玄义分》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5.《观经疏玄义分》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6.《观经疏》唯明专念之文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7.《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8.《观经疏》弘愿文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9.《观经疏》要弘废立(念观废立)之文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10.《观经疏》二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11.《观经疏》正定业之文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12.《往生礼赞》百即百生之文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13.《往生礼赞》深心释之文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慧净上人:净土宗的特色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身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