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杰法师
有人在一特别因缘下听到有法师开示,从而知道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升起了愿生心,当法师想进一步开示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时,法师突然有事离开。此人今后再也没有听到过任何关于极乐世界的信息,也没有念过一句佛号。
假设他此前的愿生心一直保持到命中,此人是否可以往生极乐净土?
如果可以往生,那么在这个事件中,能否说明愿生心有时候比名号重要?
答:
问题问的方式不对
问问题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本身的认知程度,一个好的问题提出来,本身就离答案不远了,所谓“虽不中,亦不远矣”。相反,可能本身很容易的问题,因为提问的角度、方式等原因,反而会使问题离答案越来越远。
这个问题问的本身就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1.问的方式不对
举一个具体的案例来问结果,这是学理科的人的思维方式,在末世佛法学习中不存在这样的事。凡夫只能就理来答,不能就事来答,从究竟来说,只有佛能答,因为佛是事事无碍,从方便来说也只有阿罗汉能答,因为阿罗汉证到了事无碍。所以,如果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就这个问题本身来做探讨,要么是回答者大妄语,要么是对教理不通达。
比如很多居士喜欢问的问题,XX师父,我家某某某,每天怎么样做功课,怎么样有愿生心,怎么样虔诚……最后问“师父,这样能不能往生?”能不能往生只有他自己和阿弥陀佛知道,法师只能从教理上来回答,“一向专称决定往生”。任何对具体人事保任的说法,都是妄语。
2.佛法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佛法不是用来回答假设问题的,佛法是用来解决现实人生的。任何假设的问题在佛法中都没有任何意义。佛犹有十四无记,凡夫法师对于这样假设的问题,任何解答都是陷阱,是无法讲清楚,也无法用经教圆满其说的。
3.第一个问题不成立,何谈第二个问题
问题本身具有导向性。这个问题是由双重问题组成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第二个问题的前提。从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出,提问者对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有明显的导向性,其重点又是落在第二个问题上的。
但是,其实第一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无从谈起。
4.问题很缠绕
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隐藏的假设条件就是把愿、行割裂开来讨论,这本身就是错的。
虽然,问的有很多问题,但不是说不可以答。这要跳出问题本身来高屋建瓴的回答。
二
净土的流派
净土之内由于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流派,各有侧重。大体来说,或倡诸行往生义、或倡念佛往生义,此外亦有倡信心往生义、倡名号往生义,此二别列净土宗之外,偏局或信或行之一域,剑走偏锋,若不善解,易割裂信愿行。诸行往生则未体解观经深意。
就净土之解释,唯以善导和尚为标准,则如走在康庄大道,求者无滞,信者无疑。
下面正答问题。
三
唯愿无行即是别时意。问题问到“愿生心一直保持到命终可否往生”,这个人是不念佛的,也没有说余行。那么就问题本身要表达的意趣,应该可以理解为“唯愿无行”。
“唯愿无行”不能往生,这就是别时意。
《玄义分·和会门》“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至于这个“行”是行者自身之行还是弥陀之行,是第二个问题,首先要行愿具足。唯愿无行即成别时,不得往生。
故此,假设的这个人,他愿生心一直不变,又不念佛,那他必然是以其它行法来回向求生,不然就是别时意。所以,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另一个问题的变种——诸行回向能不能往生。
四
欣厌心与三心
再来看问题中所谓的“一直保持的愿生心”是否真实。
净土之安心有总安心与别安心,总安心就是欣厌心,别安心就是三心,都包含愿生心。但这两种愿生心是不一样的,欣厌心之愿生心是自力真实,三心之愿生心是他力真实,从究竟义来说,欣厌心之愿生心还不算真实愿生心。
《序分义·欣净缘》“此明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这个时候韦提希愿生心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但是是自力的,这种自力真实是不能够往生的,这就是欣厌心之愿生心。
故《散善义·至诚心释》先明众生无真实业,次明弥陀业真实。再以二种深信之心收摄三心,归入正定业。故知三心之愿生心是他力真实愿生心,决定往生。
欣厌心与三心之区别在于欣厌心是自力、三心是弥陀愿力;欣厌心是自力真实、三心是他力真实,自力则有进有退,进可进入三心他力往生,退可不求往生,或者就止于欣厌心,则都不可往生;欣厌心唯心无行,三心具伴行业,发起欣厌心的人不一定有行业,但是具足三心的人一定有相伴的行业。
五
三心以名号为体
三心具伴行业是什么行业呢?三心指归在正定业,具三心者外相可能有定散行相,究竟来说唯有一向专称正定行业。就是说,具三心者,必定念佛;一向专称就是三心的行业。
所以,三心不是单独存在的,就十八愿来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三心,信的内容就是“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能信所信是一体的。
故善导和尚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即是释三心;“阿弥陀佛即是其行”,即是释“乃至十念”;“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即是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即是其行”这个“其”就是指“南无”,阿弥陀佛是南无“信、愿”之行。故,离开了名号,三心是不存在的。所以善导和尚意正在“信行一体”。同时,名号之外也别无弥陀,是为“名体不二”。
“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三心的愿生心才是平生业成,决定往生。
六
往生行因唯在念佛
“信行一体”三心依名号而存在,故往生行因唯在念佛。黑谷上人说“本愿中无余行”,“十八愿为生因本愿,余四十七愿为欣慕愿”。善导和尚言“以行立信”离开正定业就不存在信心,自然也没有真实愿心。故善导和尚处处说到“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名号得生”,“一日七日专念名号得生”,“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处处略信愿而说称名。
黑谷上人归宗结顶之文《一枚起请文》“三心、四修、五念皆在一向专称之中”,离开念佛没有三心,更不论往生。
这里的念佛指的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包括口称、心念,根本来说是指口称。
七
进入本愿的方式
本愿唯念佛一行,但是进入本愿的方式众生多种不同,或听闻经教、或听闻名号、或听闻极乐依正庄严、或听闻弥陀本愿因由、或见极乐圣众、或隔壁张三李四介绍……种种不同,但都不妨碍能入门径不同,所归弥陀是一。
名号法体具足信愿行,众生称念决定往生,但众生机受千差万别,故释迦广开要门定散二门俱摄,弥陀显彰弘愿善恶之行齐归,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
八
预遮伏难
1.观经九品
结论:九品都有念佛。
理由:自己回去找。
2.往生论注依报庄严中十一“妙声功德”,“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这两句是一样的,似乎说愿生得生,没说念佛。
1)这里的“经言”是指《无量寿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所以,后面说“三严二十九种,愿心庄严”,极乐依正都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成就的。闻极乐之名也好,闻弥陀之名也好,之所以能够往生,在于进入弥陀本愿摄取。
2)善导和尚《玄义分·和会门》释“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所谓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听闻极乐依正主伴妙境界相及弥陀名号,包括《论注》所说“但闻安乐净土之名”。“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闻安乐净土之名使人发起愿往生心,得生还在执持名号。《论注》说为“起观生信”。
3)“克念愿生”如何会释?
一种解释,克念愿生亦得往生是说入本愿得生。
另一种解释,此是举劝利益方便之由序,如《观经》说“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应时即得无生法忍”,非见国得忍,实见佛得忍,但利益先讲在见国,以劝诱大众。《论注》这里讲了二次,第一次在上卷,后面就说“起观生信”;第二次讲在下卷,后面就说“净入愿心”。故知,这里是劝益之由序,非真得生。真得生处在《论注》结归“三愿的证”念佛往生。
九
结论
1.信行一体信愿行是一体的,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割裂来说。三心指归一向专称,一向专称具足三心,成正定业,决定往生,顺彼佛愿故。
2.以行立信纠结信愿,都是还没有完全领解善导和尚妙释。“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之后,还结归“本愿一向专称”就是破众生“三心”之执。众生心信疑不定、虚假不实、生灭反复,从心中找,永远没有决定。只有跳出众生心,从弥陀本身来找,才有决定。故以称名立信,才是真信;离开名号讲信愿,都是诳语。
3.三心枢机
三心是诸行进入本愿的枢机,好比上船的搭板,要么从搭板上船,要么从搭板下船,不可能永远站在搭板上,船开了(命终时)就站不了了。
故,三心只有具或不具,具三心必进入一向专称,不具三心则或在欣厌心杂行杂修或退失于净土。
4.信愿行一体不二
信愿和行没有哪个更重要,缺一不能往生,但落脚点在行。好比人有二条腿,你能说哪一条重要吗?缺一条都是残疾。但是踢足球一定是用右腿(左撇子用左腿),这就是立足点、落脚点。又如同银行卡,正面背面缺一不可,但是在ATM机取款,只能正面朝上。信愿行一体不二,但最后的结归处唯在一向专称。
十
一枚起请文
为往生极乐,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疑,思「决定往生」而称念之外,无别事也。
但,所谓三心、四修者,皆含于“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之想念中。
此外若存深奥,则外于二尊之怜愍,漏于本愿。
——《一枚起请文》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