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师讲故事 :【利世】​觉悟病宝

文:慈法法师

我今天中午,突然胃痛起来,十分难受,不知道怎么处理。要是执著这个难受,要么吃药,要么看大夫,这是常规方法。我的处理方式是看看它怎么引发出来的?是哪一刻引发出来?这个痛能持续多久?有个估量。这个痛自己的忍受度是什么样子?它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启发?不管是在饮食中还是作为中。大概这样审视以后就可以结束了,就过去了。

我遇到许多同修,一有病就嗷嗷大叫,忙着对治疾病、对抗疾病,挣扎,喊啊!赶紧要吃药等等。但是要不善于观察是很麻烦的事。以前在世尊《阿含经》教诲中,读到有疾病了世尊就说:汝等比丘若于病难处,当善观七觉支分,以觉支分了知现行之感召——你这个感召从哪儿来的?要这样观察,这很好用的。我身边有很多药罐子,常年吃药,我问他们为什么世尊这个教诲你不学?他说不管用!我说是不管用还是不用?实际大部分人是不用,不是不管用。

我们知道世尊也是吃药的,因为在饮食汤药中有这样供养分,也有耆婆这样的大夫,世尊有时也用的。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没背着药罐子,没有大夫跟着,在偏僻遥远地方怎么办?就用觉支分观察,看看是不是正念。看看是不是正念这个法则,令这个法则相续就是精进分;相续在精进中会得到喜,疾病就好了;得到轻安,得到正受,就恢复了;然后要舍。

你说这要求是不是有点高?那我们学佛干啥?我们学习佛陀学他什么?学些东西给别人讲吗?我们自己的受用又从哪儿得到?怎么能改变自己生活与烦恼?出离自身被业力困扰的作为又从什么地方生起?
所以要运用七觉支观——是不是正念?正念要择法,择法是法无定法,你择哪一个正见?正见一定有法则,选择就是相续精进,精进令人得安乐。不管是疾病、烦恼,不管是业力、业障,不管是身还是心理,不管是见惑还是思惑,不管是俱生而来还是后天所习,都没问题。这个角度我们要思维!

我们一般人的色身都有四个宝库、四个宝藏在支持着。也有人没有。生、老、病、死——有的人老不了,有的人没病就死了。具足生老病死的人不得了,那是完整人生。很多人说病不是吧?死不是吧?你要是把病、老、死去掉,你的生活内容是啥?谁能拣择出来一个新内容?我们身体就这四个宝贝——生、老、病、死,你要珍惜它呀!病来了,是你的一个宝库,你要从这儿觉悟你就把你这个宝藏打开了;老了,行动不方便,这样那样无力了,你要是真正觉悟了它给你打开了;死亡,你要能从死亡交界口觉悟,它给你超越死亡与轮回的善巧,一样是打开了。我们生到这个世间,要么是愉快地运用、智慧地运用、觉悟地运用,要么是迷失、沉重、负累,或者交织在一起的状态。

疾病也好,难缘也好,都是修法很好的师长、伴侣,是我们师导!印光法师有一段文字年复一年感动着我。因为以前学过一些法本,有与他对称的语言。这个语言中提到:诸佛如来把贪嗔痴慢疑作为良师益友,一切具足烦恼凡夫有情把贪嗔痴慢疑当作冤家对头。诸佛如来把这当成良师益友,我们有没有把贪嗔痴慢疑当作良师益友地觉悟它?不排斥它,不随它跑,让它来唤醒我们觉悟?了解其本质无我、其行无常、其体寂灭,你会不会生喜悦?

因为这个东西是常伴常随!贪嗔痴慢疑是我们的思惑这种重要内涵,是生命重要内涵。把见思二惑一去,我们这个人也活不了了。你要压抑、打杀它很痛苦,你要随着它跑也很痛苦,那就觉悟它,觉悟它的本质,知道它这种无常相,知道执著它、排斥它、随顺它都是苦,所谓受是苦。你在日常生活中、在贪嗔痴慢疑的业习中就能觉悟人生——在它的支持下、鼓励下我们就渐次地觉悟人生,逐步地觉悟人生。这就是修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