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苏格兰的芬陀利

——佛卓

缘起:

这两天,我们需要刷墙,所以就彻底地大清扫了一下整个房子。在一个抽屉里,我“遇到”了一本《净土宗双月刊》杂志(是台湾慧净上人的净土宗协会主办的)。当时心想:怎么在这儿还有一本《双月刊》呢?

过了两天,到周六晚上时,我终于有空坐下来“专门享用”这本杂志了。我是从后往前看的,沉浸在一篇篇念佛往生的故事中,令人更深地体验到弥陀的大慈与大爱,心里非常地畅透、舒展,被爱包裹着……

再往前看,就是中英互译的几篇文章了,都是来自欧洲的几位居士的分享。第一篇是来自英格兰,现居德国的净仰居士的分享,第二篇是英国坎伯利的净纯居士的分享,第三篇是意大利的净超居士的分享。我还心想:有这么多的欧洲居士,怎么都没听说过呢?

再往前翻就是最后一篇了,《当孤独的心,遇到弥陀的爱》——英国苏格兰喜开第一朵芬陀利华 (佛晶居士)。我一下子就懵住了,粗大的繁体字一直在眼前晃,但就愣是反应不过来了,陌生中透着熟悉,直到读了两段之后,才逐渐想起来,这是自己之前写过的一篇分享。再看投稿日期,是2017年3月10号,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正好八年过去了。

因为我的中文名字有一个“晶”字,所以刚遇到善导法脉的时候,师兄们都叫我“佛晶”,我也用这个名字投过几篇稿件。在这八年里,处处都是佛力加持,点滴皆是佛力运作,一路上,确实是很夯实地走过来的,也确实是经历了很多的事,但好像又是什么都超越了,什么也都没留下,唯有这句名号“越念弥深”……

以下是这篇分享的原文:

**********************************************************

《当孤独的心,遇到弥陀的爱》

英国苏格兰喜开第一朵芬陀利华

文/佛晶居士

按语

Susanne Graham 是英国苏格兰第一位皈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净土法门念佛人。下面是佛晶居士的记述,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一下这位来自欧洲英伦岛国的弥陀宝贝是如何投进弥陀怀抱,走上归乡之路的吧!

我先生是针灸师,刚来英国的时候,在Kilmarnock工作过,还在那儿里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到爱丁堡工作,他就把房子出租了出去。Susanne原是我先生的一个病人,后来就一直租住在这套房子里,是我们很好的房客跟朋友。我们一直都保持着很友好的关系,她每隔两周来爱丁堡,给我们送房租,顺便接受我先生给她的免费治疗,并且在店里和我们一起吃中国式的午餐。

第一次和Susanne 提到念佛是2013年初,那时候我与善导法脉结缘还不到一年。因为一直以为她是信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就只是简单地告诉她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并给了她一张佛卡,告诉她有个地方叫极乐世界。如果她愿意去,念佛就可以去那儿。后来由于怀孕和KELLY(佛宝宝)的出生,我就很少去店里,也很少再见到她了。偶尔带着KELLY路过店里,遇到了她,也只是打声招呼而已。

大概一个多月前,我先生有事,所以在我把KELLY 送到幼儿园之后,就去店里上班了。那天Susanne正好来送房租,我们就有机会好好地聊了聊念佛。我告诉她可以早晚念佛,也可以随时随地来念佛。

前两天,又碰到了Susanne,问她有没有念佛,她说她有在念佛。她还说念佛让她感觉自己很幸福,感觉自己更像是个中国人,所以她非常地开心。她以前曾多次地谈到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希望死后能和他们团聚,念「中国佛」能让她去极乐世界,还能跟父母在那儿团聚,她心里感到非常地温暖。后来提到可以皈依的事,并可以有个法名,她就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Susanne性格很随和,小时候随父母在非洲生活过几年,所以一直说自己不是苏格兰人。因为身体不是很好,就申请了残疾人福利(the Disable Benefits from Council),所以她不需要工作。她心灵手巧,手工毛衣、小饰品、小挂件等都做得非常地漂亮。她还非常喜欢摄影,把我们的合影打印在各种杯子上和放在各式的相框里,当成礼物送给我们。

她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喜欢吃中餐,穿中国服装,看中国电影。她常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成为一个中国人,会说中国话。她父母早逝,她也一直单身,常年独居,有两个远在英格兰的姐姐,但几乎也不怎么联系,所以她感到非常地孤独,很需要别人的关爱。有段时间,她甚至特别自闭,过度地关注自己。花了很多钱把楼下的正门换了防盗门(英国一般家庭都是用比较普通的外门),还安装了摄像镜头,并且总是认为有人要害她,抢她的包,敲她的门,向她要钱。

南无阿弥陀佛,真的是善根成熟啊!跟其他皈依的外籍居士不同,Susanne没有多年苦闷求道的经历。她生活无忧,没对生命有过高的需求,就是因为喜欢中国文化,需要爱,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关心,一颗孤独的心,遇到了阿弥陀佛的爱,就这么简单地完成了接受弥陀救度的过程。

英国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在写这篇叙述前,我征求了Susanne的意见,得到了她的允许。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1 ) Have you had your own original religion before believing in Amitahba?

我:在信仰阿弥陀佛之前,您信过其他宗教吗?

Sus : No. I have not got any religion but I do believe something from my heart. But there i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ligion.

Sus:没有,但我的内心中还是有信仰的,但它与宗教无关。

  •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your happiness from reciting Amitahba’s Name with other people who are Chinese or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

我:您是否愿意把自己念佛的喜悦,分享给中国人或其他说英语的人们?

Sus : Yes, I love to do that and please tell them that the Chinese Medicine helped me to have my hair grown brilliantly.

Sus:当然愿意啊!还请告诉他们,我服了中药之后,头发变得很有光泽了。

  • Would you like to allow someone to put this article on the internet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about the Name of Amitahba and get the benefits from the Amitabha recitation ?

:您能否允许我们发布这篇文章,以便使更多人结缘阿弥陀佛?

Sus : Yes, and I am very glad to have a Chinese Dharma Name

Sus:当然,我还很开心能有一个中文法名。

2017年3月10日

于英国爱丁堡

*********************************************************

看完后,真是由衷地感慨,只能说阿弥陀佛是在把我们的“浊”命换“卓”命,“浊”命变“佛”命啊!一切都是佛力的自然运作,都是弥陀新生命的焕发过程……

【Susanne 的现状】

自从2017年后,我们就没怎么再见过面了。期间我们回了两次中国,之后就是疫情了,再后来就是当地的部门给Susanne 派了social workers(社保志工)。虽然中间也有关于修屋顶和修boiler等事情的折腾,但之后再有什么事情,就都是通过social workers联系了。这几年下来,我几乎都把Susanne曾念佛和皈依的事情忘记了。

我记得她的法名叫“佛英”,是当时在北京编辑部的宗道法师给起的,起法名的那个场景,还历历在目,想来真的是很幸福。所以说,一切都是他力为之。在什么因缘下遇到什么样的机缘,什么样的机缘遇到这句名号,这句名号如何运作……真的是不可思议。

我记得在我遇到佛法之前,有一次,已经在我们房子里住了几年的Susanne搬走了。她要去政府给她分的房子里住,那样她就不用再交房租了。她一搬走,我们就开始卖房子,花了£495英镑,把房子挂在市场上去卖,结果卖了大半年,也都没有卖出去。同时,Susanne很不喜欢政府给她分的房子,她说那个区域和环境都不是很好,所以就又搬回来了。她说她会把这个房子当成自己的家,会一直在这儿住,直到命终。

这样,我们也就把卖房子的这件事情搁置了下来。最近又有一次,我先生又在张罗卖房子,他说房客都是现成的,只是房子需要过个户就行了,可是直到现在也都没卖出去。南无阿弥陀佛 无形中,就是有一种力量在牵引着,在住持着大局,我们都是活在这个具有超强“慈念力”大局中的“幸运儿”。什么事情该怎样展开,如何呈现,都会令人感受到:“一切都早已有运作,都早已有安排”!“一切现成”,“一切圆满”!那凡夫的种种筹划、计量,自然就都用不上劲儿,啥也都不好使了。既然不好使,那就不再较劲儿,就彻底“躺平”,彻底“随他”吧……

现在想来,不是这本杂志落在了抽屉里,而是我特意地把它保管起来了!南无阿弥陀佛 保管得太好,我都忘记了!看来,除了这句名号能常相陪伴,相随身心外,也再无别他了。反过来说,除了这句名号,本也再不需“别他”陪伴了。一切都是在“得中舍”的过程里,舍而又舍,唯余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于爱丁堡

2025年3月16日